赵美霞教授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多功能纳米药物用于肝癌治疗研究成果

 

肝细胞癌(HCC)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,其发病率逐年上升。传统的化疗药物如顺铂(Pt)在低浓度下疗效不佳且对正常组织有毒性。此外,肿瘤微环境中的低pH、缺氧和高谷胱甘肽(GSH)水平也限制了治疗效果。因此,开发一种核靶向传递化疗药物到肿瘤部位的智能纳米平台以提高HCC的治疗水平显得尤为重要。

近日,赵美霞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双壳核靶向智能纳米平台(HMCuS/Pt/ICG@MnO2@9R-P201,简称HMCPIM9P)并探究了其在HCC中的应用。该平台通过近红外光(NIR)照射,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,同时释放的Pt通过与细胞核内的DNA结合形成Pt/DNA复合物,抑制细胞增殖。MnO2的引入能有效消耗GSH并提供氧气,增强化疗效果,并且利用Mn2+可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(ICD),增强循环GMP-AMP合成酶(cGAS)和刺激干扰素基因(STING)激活。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双壳核靶向智能纳米平台,通过核靶向递送显著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,并通过多种疗法的协同作用,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效果。这一创新平台在未来的HCC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。

 

该工作在国际期刊Journal 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(中科院一区TOPIF=9.4)发表题为“Nuclear-targeted smart nanoplatforms featuring double-shell hollow mesoporous copper sulfide coated with manganese dioxide synergistically potentiate chemotherapy and 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”的研究论文。博士研究生李林松为论文第一作者,河南大学赵美霞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。

上述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No. 21501044)、河南省科技厅(No. 222300420411)、河南大学青年交叉基金重点项目(No. HDP20230337)、河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(SYLYC2023111)的资助。



文章来源: 时间:2025年11月05日 15:48 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