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第一研究室邢盼飞教授围绕脂滴特异性成像的研究工作“Developing a polarity-specialized TICT fluorescent probe for wash-free and long-term monitoring lipid droplets dynamics”,发表在了化学生物学和分析化学领域知名期刊《Talanta》上(Talanta, 2025, 294, 128191)。
脂滴是一种动态且多功能的细胞器,在能量储存、代谢调控和脂质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。监测其动态变化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。基于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(TICT)的荧光分子已被广泛应用于脂滴成像。然而,传统TICT染料对极性和粘度均具有敏感性,导致脂滴传感机制尚不明确。为此,团队以远红外香豆素分子为框架,通过调控TICT-ICT平衡,开发出两种分别对极性或粘度具有特异敏感性的荧光团。研究表明,极性敏感性是脂滴成像的关键因素:高信噪比(SNR)可实现免清洗成像,而适度的亲脂性则支持长时程成像。最终,该极性特异性TICT探针被成功用于脂肪分解过程中脂滴动态变化监测(24 小时信号追踪,无需二次孵育)。
该项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河南大学的资助,同时得到了河南省天然药物创新与转化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;相关成果已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(专利号:ZL202510057307.3)。